《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平时作业(2015-2016 第二学期) 任课老师:周晖 教学点 专业级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客观题部分,共46 (一)填空题(每空1.5 分,共30 1.勒脚、散水(或明沟)、防潮层称为墙脚三要素,其中散水坡度一般为3%----5% ,散水的宽 度一般不小于 0.5 2.在建筑总平面图中,常用来表明该建筑物所在区域常年和夏季风向的是风玫瑰图 3.为增加墙体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刚度可设圈梁和构造柱。 4.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根据楼梯跑的结构来分类有板式和梁板式两种。 基础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两类,其中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刚性基础。 且箍筋过少时华南理工网络教育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斜压破坏。7.建筑结构应具备的功能要求有安全性 、适用性、耐久性。 8.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当ξξb 时为大偏心受压,当ξ>ξb 时为小偏心受压。 9.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荷载 地基。10. 螺旋箍筋柱的核心区混凝土处于三向状态,因而能提高柱子的抗压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1.自由落水挑檐从屋顶悬挑时,应挑出不小于()mm 宽的板;屋顶排水区一般按每个 排水口排出( )屋面雨水来划分。
选C A.200;150m A.伸缩缝B.沉降缝 防震缝D.施工缝 3.下列选项中为整体类地面的是( 细石混凝土地面大理石地面 水泥砂浆地面 水磨石地面 A.建筑施工与技术B.建筑结构与力学 C.建筑物理与材料 D.构造原理与方法 5.当建筑物上部结构为砖墙承重时,基础通常做成( );为保护基础钢筋不受锈蚀,当基础无 垫层时,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mm。选D A.独立基础;40 B.独立基础;70 C.条形基础;40 D.条形基础;70 6、建筑施工图主要表示房屋的建筑设计内容,下列不属于建筑施工图表示范围的是( A、房屋的总体布局B、房屋的内外形状 C、房屋的水电安装 D、房屋承重构件的布置 7.厂房室内外地坪高差一般为( )mm。A.150 B.300 C.450 D.600 A、保证墙体的刚度B、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C、防止墙体变形过大 D、以上均对 二、主观题部分,共54 先张法:即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构件混凝土的方法。1、预应力钢筋就位,准备张拉。 2、张拉并锚固,浇筑构件混凝土。 3、松锚,预应力钢筋回缩,制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先张法是靠工作锚具来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的。
2.识图填空(10 (5)底层楼梯梯段有22个踏步,底层中间平台下的净高2.1 米;二层中间休息平台宽度为 1.92 答:1、通风屋面把屋面做成双层,从檐口处进风,屋背处排风,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屋面热量,以降低屋面 的温度。 2、吊顶隔热通风 吊顶层与屋面之间有较大空间,通过在坡屋面的檐口下、山墙处设通风孔或屋面上设置通气 窗(老虎窗)使吊顶层内空气有效流通,带走热量。不但能降低室内温度,还能起到驱潮防腐的 作用。 3、材料隔热,通过改变屋面材料的物理性能实现隔热,如提高金属屋面板的发射效率,采 用低辐射镀膜玻璃,热发射玻璃等。 楼梯建筑方案设计—如建筑物底层中间休息平台下设有对外出入口,在底层楼梯处通常的处理方式有哪几种?(注:一定要绘图说明,7 答:当楼梯间的平台下要作为主要入口时,为了增加入口的高度,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一、增加室内外高差; 二、底层采用不等跑; 三、既增加室内外高差又采用不等跑; 四、底层采用单跑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第一种,因为增加室内外高差可以提高底层的防潮能力,增加 底层住户的安 全感,对于梯段的尺度只有一种,便于设计与施工。 5.案例分析:安徽蚌埠铁路局水电车间,采用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板、砖壁柱,毛石 条形基础。
该建筑位于水塘边,由于疏忽了屋面梁传给砖壁柱的集中荷载,而没有将壁柱附近基 础加宽,只采取与窗间墙基础同宽,造成纵墙下基础底面压力分布不均匀,最后导致纵墙开裂、 基础顶面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以及毛石条形基础出现裂缝,影响使用。(本题共 16 1)该案例主要是由于设计计算错误,荷载不准确引起的,那么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剪切破坏的形式可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剪冲)破坏三种。(2 2)在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中,通过对该场地的土做了直接剪切试验,那么该试验主要是测定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它们常称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2 A、砖条形基础B、混凝土条形基础 C、灰土条形基础 D、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4)在广州从化市设计房屋基础埋深时,一般不考虑到下面哪项因素( A、工程地质条件B、水文地质条件 C、基础构造以及相邻建筑影响 D、地基冻融条件 5)该事故主要是荷载引起土力破坏所致,如果地基中有一土层华南理工网络教育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剪强度指标=30,c=20 kPa, 其中某一点的σ 6.案例分析: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长59.4m。宽23.5m,高31.0m,钢筋混凝土片筏基础,厚2m,埋置深度3.6m,谷仓于1913 年秋建成,10 月初贮存谷物2.7 万吨时发现谷仓明显下沉,谷仓西 端下沉8.8m,东端上抬1.5m,最后,整个谷仓倾斜近27 度。
事后勘察发现:该建筑物基础下埋 藏有厚达16m 的高塑性淤泥质软粘土层。谷仓加载使基础底面上的平均荷载达到330kPa,超过 了地基的极限承载力280kPa,因而发生地基强度破坏而整体滑动。(本题共13 1)该事故主要是由于基础下埋藏有厚达16m的高塑性淤泥质软粘土层,如果事先加固该地基, 那按地基的加固机理不同有哪些方法(写出其中四种即可)?(4 答:1、处于表层采用清除换填;2、浅层且土层不厚采用抛石挤密、土层较厚时可采用木桩挤密; 3、深层可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桩土复合地基、粉煤灰桩以及碎石桩等。 4、若上部荷载较大,经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不了则需采用桩基。 2)判断题(共6 分,每小题2 如果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等情况时,可以不处理直接在上面做基础。(错)导致某建筑物破坏,可能是与基础土的压缩性有关,也可能与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性质和大 小有关。(对) 3)当地基为粘性土,含水量大且趋于饱和时,直接夯打或反复碾压地基,就容易形成有颤动 弹性感的“橡皮土”,如果出现了“橡皮土”,可采取什么补救措施?(选D)(2 A、采用晾槽的办法降低含水量后压实;B、采用掺石灰粉的办法降低含水量后压实; C、可将橡皮土层挖除,然后在槽底适当加深的情况下铺垫一层承载力高、适应设计要求的 垫层地基; D、以上都是 4)某建筑物建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为防止地基湿陷,常采用哪些措施?(3 答:一、防水措施:基本防水、检漏防水、严格防水。二、结构措施。 三、地基处理:垫层法、夯实法、挤密法、桩基础、预浸水法、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
福建成人高考网
成考交流①群
(扫一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