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马秀麟
职称: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信息管理
Email:
地 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目前,博士在读。
1996~1999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在职攻读理学硕士学位
1988~1992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92年~2003年,毕业留校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中心教师,主要承担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并同时在学校办公室兼职,承担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咨询与管理工作;在此期间,曾于1994年3月-1997年2月 担任计算中心部门工会主席;
2003年底~现在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获得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师。
获奖情况
2008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网络课程建设大赛三等奖;
2006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第四届本科教学优秀奖;
2004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2003年获得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评估个人一等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团体一等奖;
2002-2003年度获得北京市电子教育信息中心优秀教师称号;
2000年获得北师大教育教学成果奖校级二等奖;
2001年获得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评估个人三等奖;
2000年获得北师大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比赛优秀奖;
2000年获得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评估个人一等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团体一等奖。
教学工作
1、主要承担北师大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并参与有关的教学改革项目。
讲授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基础》,《VFP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网页制作》、《系统维护与组网技术》、《数据结构》、《动态网站建设》、《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和网络专业讲授《数据库及其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等专业课;
3、主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北京地区)实践考核环节的命题与考试组织工作。
科研项目
1、科研工作
2009年,参与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多媒体技术与网页制作”;
2008年,主持校级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多媒体技术与网页制作”;
2008年,参与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建设项目;
2007年,参与劳动部课题“网络课件设计师考核标准及题库建设”,主持了二级题库建设;
2006年,主持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上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信息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
2006年,主持校级教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发与设计;
2005年,参与“新安县利用教育信息化创建名师、名校”的横向课题;
2005年,主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开发技术》;
2005年,主持“教师教育信息化与德育建设关系研究”研究项目;
2001年,参与北京师范大学MIS系统建设项目,并主持其中的子项目——办公自动化系统;
2001年,负责百年校庆期间的校友登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管理与服务(1992年-2003年在学校办公室兼职期间)
负责学校的综合统计与年报。主要包括制作和上报《高等教育基层报表》、《学校基本状态数据库》、《学年初综合办学条件数据库》等综合性报表;
协助校领导督促校内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校领导提供与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等领域相关的咨询与技术支持;
负责教育部、市教委等上级主管部门与我校各类信息系统对接过程中的协调与技术支持;
负责学校办公室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
学术成果
著作:
1.《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开发》,200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
2.《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开发技术》,2006年,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应用基础(WinXP版)》,2005年,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4.《轻松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主编)》 2001年,中国铁道出版社;
5.《演示文稿系统》,2000年,南开大学出版社;
6.《计算机应用基础(Win95版)》 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手把手教你巧过等级关》,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FOXBASE+系统实用教程》,199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文:
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教育信息管理类、信息技术教育类论文30余篇,涵盖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两个领域。主要有:
1.《Internet下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
2.《基于网络的学生个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对教育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机制的探讨》
5.《适应时代要求,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
6.《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技术实现》
7.《探究信息化时代教师角色》
8.《从青少年网络道德视角看教育信息化的责任》
9.《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0.《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学习资源的组织》
11.《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12.《对CL中小组互评成绩偏差问题的思考》
13.《对CSCL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14.《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15.《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提升策略探索》
16.《基于关键词标注的教学论坛内容组织方法研究》
17.《对学生评教信息再评价的探索》
18.《谈谈Domino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交换》
19.《一个小型教学服务平台的设计方案(Linux)》
20.《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教育统计分析系统——试论新世纪EMIS工作的新特点》
姓名:毛亚庆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学部分党委副书记
研究领域:教育基本理论 高等教育管理与发展及学校管理与人力资源培训
电 话:
Email: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1993年9月-1996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孙喜亭教授
1990年9月-1993年7月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4年9月-1988年7月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6-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工作,
2009年至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工作
出访经历
1999年6-12月 参与中国与瑞士政府合作项目----高级人事官员的培训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获得学位,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学习
2002年,在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做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的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Harry?Brighouse教授和Ronald?Barnett教授
2006年5-6月在瑞典隆德大学学习
2009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为Janet Lawrance
社会任职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教育部华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
全国校长培训研究会副主任
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全国院校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执行办公室主任
国际刊物《Internati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Management》2009年第一期合作编辑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中方专家
西华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获奖情况
2009年中国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优秀奖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
2008年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年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5年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2002年教育部教育振兴计划“重点高校系主任和研究所骨干出国研修项目”出国留学人员
200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二等奖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励耘教学奖”二等奖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教学工作
《教育研究方法论》、《高等教育原理》、《教育政策的基础》《现代培训理论》
科研项目
主持全国哲学社会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课题、教育部《校本培训》网络课程项目、教育部校长培训研究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的合作项目、北京市教育规划课题及横向课题近20项。主要有:
1、2008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一般课题(教育学):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批准文号: BIA080035
2、2003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一般课题(教育学):基于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我国大学发展研究,批准号为BIA030029
3、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模式研究,批准文号: 08JA880007
4、200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我国大学合并与整合管理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3JB880002
5、2006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教育发展的知识解读
6、2006年-2010年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与发展实施项目——“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
7、2007年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与发展研究项目——爱生学校标准研究
8、2004年主持教育部《校本培训》网络课程项目
9、2003年教育部校长培训的理论、方法与培训模式研究项目
10、2003年主持北京市教育规划办委托项目:发达国家和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及政策研究
11、200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的合作项目: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校长培训状况研究
12、2001-2005年主持北京市“十五”教育规划课题: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13、2002年主持北京市教育规划办委托项目:北京市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14、 2002年主持北京市教育规划办委托项目:发达国家高中教育改革
15、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与国家工商总局的联合研究课题:国家工商总局公务员培训课程体系与培训模式研究
16、北京师范大学与大连河口区区教育局合作项目:特色学校建设
学术成果
主要专著有:
1、《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清理教育地基:教育设计与未来教育》(河南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3《校本培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大学合并与整合管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基于知识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主编有:
1《京师高等教育译丛》
2、《京师高等教育管理论丛》
3、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与发展实施项目——《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
论文
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及国外《Journal of Internatinal Management》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主要的论文有:
1、《知识范式的转换与大学发展》,《教育研究》,2008,7《》《》
2、《高等发展的知识解读》,《教育研究》,2006,7;《新华文摘》2006,21期全文转载
3、《知识管理与学校管理创新》,《教育研究》,2003年6期
4、《应注重以学校为本的校本管理》,《教育研究》,
5、 《两大教育思潮的矛盾冲突及其边际与限度》,《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7年 第6期全文转载;
6、 2002年4期《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样的基础》,《中国教育报》,2000年11月7日第四版,《新华文摘》2001年 第2期全文转载;
7、《论教育学理论建构的科学主义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报》转载;
8、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乏力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9、 《清理教育地基:关于教育若干理念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0、 《论校本管理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1、 《论市场竞争下的大学发展战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等50多篇。
12、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 Mergers in China Since 1990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nal Management ,2009、01
13 、.《从两个教育家的论争看两大教育研究范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1 期
14.《世纪转换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2 期
15.《论西方校本管理的特点及运行机制》,《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7期
16 《论科学主义与科学主义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6期
17.《论当今教学评价的基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 期?
18.《教育研究发展动态的方法论透视》,《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19.《论科学主义教育的方法论及教育图景》,《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20. 《论感化》,〈〈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1期,人大资料全文转载。
22.《潜在课程与高校思想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23.《论人本主义教育图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24.《智力热点问题透视》,《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第1期。
25.《从三个层面把握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民教育》1997年第5期。
26.《我国当前德育的若干反思》《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第6期
27.《我国教育科学工作研究者的素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5
28.《教育的反向研究》,《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29.《论教育实践的主体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30.《对愉快教育本质的理解》,《普教研究》,1994年第6期。
福建成人高考网
成考交流①群
(扫一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