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可谓是近期最有话题度的一个词。而法学作为一门内部资源有限、成员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学科,当之无愧是最“卷”的那一个。一旦踏入法学这个体系的学习,就相当于开始了在学业进步和职业发展之路上永无止境的不安与焦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仍想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不仅需要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务技能,更需要走好选择的第一步。
律政作为法学院申请与求职专家,我们不仅为大家提供关于留学申请方方面面的悉心帮助,更关心大家怎样能在法律这个充满魅力却又竞争激烈的行业内披荆斩棘走向成功。因此,我们特地推出国内法学院盘点系列,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北京法学院整体情况
北京,无疑是中国法律行业的重镇。不论是从律师事务所规模数量及创收情况、法律服务行业的发达程度、法律实践与适用的专业程度和法律市场的完善程度来看,北京的发展优势都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城市。北京一方面教育资源强大,另一方面法z服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且对法律人才有着极大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北京各知名学府的法学院自然就成为了广大优秀学子的重点选择对象。
然而北京法学院众多,哪几所法学院有着传统优势地位?哪些法学院综合实力不俗?还有哪些后起之秀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前景呢?
北京大学法学院
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在国内的地位不言而喻。依靠学校整体强大的学术资源和广阔的平台,北大法学院在国内自然也是享誉盛名。
北京大学法学院始建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年代最为久远。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榜单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北大法学院以师资、教学、科研、生源、就业前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一流声誉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在亚洲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要说北大法学院最大的特点,大概可以总结为“无短板全面开花”。北大法学院致力于挖掘学术人才潜力、储备国际化高端人才,拥有众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多名教师被评为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跨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在重点学科方面,北大法学院拥有刑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3所院校之一,北大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所有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
清华大学法学院
作为国内TOP 2高校之一,清华大学法学院虽然不在传统“五院四系”名列,但其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清华法学院成立于1929年,为清华大学最早设立的四大学院之一。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之后,清华法学院被合并到其他院校,从此法学教育在清华长期中断。1995年秋天,清华大学法律学系复建,并于1999年重新恢复法学院。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其法学院更是我国首批列入建设世界一流法学学科的六大法学院之一,具有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前列。
清华法学院的两个标签让它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理,一个是国际化,第二是科技法学。在国际化方面,清华法学院不仅开设了一系列全英文授课的普通法课程和双语课程,更在培养模式上设置了“法学国际班”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此外,清华法学院的国际交流十分活跃,已与一批世界一流的法学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在科技法方面,清华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教授表示,清华不能漠视科技的发展,所以法学院提前布局创设了计算法学,着重强调了法律与科技的交叉,这样的学习路径能够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法律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引领我国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人大法学院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历届80位“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以及“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评选中,生前及目前在人大法学院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远超绝大多数法学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习中心,更有一大批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
在培养学生方面,人大也有自己的突出特色——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一方面,人大学院为学生提供完备的课程体系,更推出“法学-工商管理”和“法学-新闻”两个特色实验班,旨在联合培养复合型卓越人才。另一方面,人大法学院参与法学竞赛的势头十分强劲,多次在国内外模拟法庭比赛中取得中国赛区冠军或者在国际赛上取得中国法学院的最高成绩。
中国政法大学
对于法学学子来说,中国政法大学这个名字想必不需要我们再做过多的介绍了。它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可谓是中国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引领了国内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
其实在法学教育之外,法大在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中也有很多优势专业,甚至还有理学和工学等相关专业,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以法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因此在教学模式上,法大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复合培养,不仅设置多个特色实验班,还有独具特色的法学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和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如果大家时常关注北京地区律所招聘信息,一定会在各大红圈所的目标院校名单中发现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的名字。能与北大、清华、人大、法大平起平坐,可见对外经贸法学院也有着强劲的实力。
为了顺应中国改革开放大业对涉外经贸法律人才之迫切需求,1978年学校在对外贸易系下设立“国际商法教研室”,所以对外经贸大学的商法特色学科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进一步奠定了对外经贸法学院发展的基础。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涉外经贸法律人才,其法学院毕业生除出国继续深造外,就业主要分布在国内外顶尖律师事务所、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知名外企等行业或单位,多数从事与涉外经贸相关的业务,许多校友成为相关领域的杰出代表。比如商务部条法司前司长 WTO专家张玉卿就是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知名校友。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科建设始于1995年,2006年正式成立法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法学院,它依托北京师范大学这一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除了法学院之外,北师大还设有全国独有的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专司刑法学以及刑诉法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北师大法学院与北师大刑科院编制独立,这在国内法学院的体系设置中是十分少见的。
北师大法学院比较有特色的教学制度是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学生四年中都会受到导师的专业指导。同时,学院所有课程均配备助教,强调师生之间、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之间的互动。另外,北师大法学院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等实务机构的合作十分密切,建立了30多个专业实践基地,强化学生法律实务课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北师大法学院近年来在模拟法庭比赛中的表现十分出色,在2020年先后获得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中国赛区亚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英文赛)冠军。这得益于学院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重视,不仅组建法学卓越实验班和法学瀚德实验班,更是全力支持学生出国交流、参加国际比赛、开展各种科研与实践活动。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
看到外交学院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就能明白其法学教育的重心所在了。外交学院是我国最早开设国际法课程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国际法系承担着培养法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2012年,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被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的目的和宗旨在于为国家培养外交特色鲜明、外语优势突出、法律功底扎实的高层次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基于这一宗旨及目标,国际法系培养学生的重点在于:国际法专业知识的系统讲授、国际法专业英语的深入强化、国际法领域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此外,与国内其他法学院校相比,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具有独特的国际法教学、科研及实践方面的资源优势。外交学院直属外交部这一体制资源优势,为国际法系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从事外交、外事实践,以及获得第一手国际法律信息资料的渠道和便利,也为学生毕业后到外交部及其他涉外法律部门工作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际法学会秘书处就设在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这更为外交学系国际法系师生提供了国内一流的国际法研究、交流、学习的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2年。依托学校在航空航天、信息化等领域的特殊优势,在法学基础学科之外,北航法学院非常注重法律与科技融合的学科建设。比如,北航法学院在工业和信息化法(含航空航天法、无线电和通信法、标准化法)、知识产权和科技法、网络信息和人工智能法、灾害保险法等特色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
另外,北航法学院还是国家法律与科技决策、管理重要的智库单位。自2010年开始,北航法学院先后建成七家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或战略智库,包括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空管局批准的“国家空管法规标准中心”、工信部批准的“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办批准的“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教育部授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国家网信办和教育部联合建设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中国科协设立的“科技组织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的“少年司法研究基地”等。
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
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隶属于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在发展探索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办学定位,即面向文化传媒娱乐行业和互联网领域,培养“懂法律、懂传媒、懂管理”的复合型、实践型、国际化卓越法治人才。
除传统法学课程外,中传法律系还开设了传媒法、网络法、知识产权法、娱乐法等特色鲜明的课程,充分发挥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特色和综合优势,着重研究新闻传媒领域、文化娱乐领域、网络监管与治理领域的法律理论与实务问题。随着近年来国内文娱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中传法学系也十分重视娱乐法教学。不仅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影视娱乐投资及开发链条合同管理、影视演艺经纪、影视人格权维权、影视企业的著作权纠纷、不正当竞争、影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等培训,更会邀请业界知名娱乐法律师开设课程和讲座,增强对学生娱乐产业争议解决典型案例的实务教学。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4年,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在近些年成为了国内发展较快的法学院之一。
“财经+法律”是中央财大法学院的主要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所以其法学院与学校的财经、管理学科联系十分紧密。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强调以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宪法行政法学、诉讼法学为重点,以理论法学为支撑,以财经私法、财经公法为特色的教学体系,更是将证券法、金融法、物权法、公共采购法、保险法、税法、拍卖法、金融刑法、法律经济学、代议制法、司法鉴定学等学科建设成立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
律政观点
除了以上这些,北京还有不少实力强劲或富有特色的法学院系,比如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等,囿于篇幅,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
法学大概是内部鄙视链最为严重的学科,所谓“出身”不仅影响升学就业机会,还会影响未来职业发展路上的人脉圈。因此在择校时,法学生一方面要面对来自学校排名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纠结“五院四系”的名号。希望我们的介绍能让大家在传统强势法学院之外,对有着独特竞争优势的法学院多一些了解,在择校和考量未来工作时具备更加客观全面的选择视角!
福建成人高考网
成考交流①群
(扫一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