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科目及大纲总则1.1了解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原理1.2了解建筑结构的经济比选知识1.3掌握建筑结构及一般高耸结构的荷载分类和组合及常用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1.4了解钢、木、混凝土及砌体等结构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重要材料的质量要求和基本检查、实验方法;掌握材料的选用及设计指标取值1.5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施工技术1.6了解建筑防火、防腐蚀、防虫的基本知识1.7了解防水工程的材料质量要求、施工要求和施工质量标准二、钢筋混凝土结构2.1掌握各种常用建筑结构体系的布置原则和设计方法2.2掌握基本受力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压及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了解构件裂缝、挠度和疲劳强度的验算2.3掌握基本构件截面型式、尺寸的选定原则和构造规定2.4掌握现浇和装配构件的连接构造及节点配筋形式2.5了解预应力构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施工的基本知识2.6掌握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计算要点和构造措施2.7了解对预制构件的制作、检验、运输和安装等方面的要求三、钢结构3.1熟悉钢结构布置原则、构件选型和主要构造3.2掌握受弯构件的强度及其整体稳定和拒不稳定计算3.3掌握轴心的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3.4掌握构件的连接计算及构造要求3.5了解钢结构的制作、运输和安装方面的要求3.6了解钢结构的防锈、隔热和防火措施四、砌体结构与木结构4.1掌握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4.2掌握墙梁、跳梁及过梁的设计方法4.3掌握配筋砖砌体的设计方法4.4掌握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4.5掌握底层框架砖房的设计方法4.6掌握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4.7熟悉木结构的构件、连接计算和构造要求4.8了解木结构设计对施工的质量要求五、地基与基础5.1了解工程地质勘查的基本方法5.2熟悉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5.3熟悉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和要求5.4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地基变形特征和计算方法5.5掌握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技术和设计方法5.6掌握建筑浅基础和桩基础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5.7了解土坡稳定分析及挡土墙的设计方法5.8了解地基抗液化的技术措施;了解各类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及桩基础的一般施工方法和要求六、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6.1了解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和高耸结构的影响;掌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计算方法;掌握荷载效应的组合方法6.2掌握常用高层建筑结构(框架、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及使用范围6.3了解概念设计的内容及原则,并能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6.4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原理,掌握常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截面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
6.5了解烟囱、水塔等一般高耸结构的选型要求、荷载计算设计原理和主要构造五、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各科题量、分值、时间分配以及题型特点1.1钢筋混凝土结构 20题1.2钢结构 8题1.3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20题1.4地基与基础 16题1.5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16题每题一分 共80分。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 一,总则 1.1了解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原理。 1.2了解建筑结构的经济比选知识。 1.3掌握建筑结构及一般高耸结构的荷载分类和组合及常用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 1.4了解钢、木、混凝土及砌体等结构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重要材料的质量要求和基本检查、实验方法;掌握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指标取值。 1.5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施工技术。 1.6了解建筑防火、防腐蚀和防虫的基本知识。 1.7了解防水工程的材料质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施工质量标准。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 2.1掌握各种常用建筑结构体系的布置原则和设计方法。 2.2掌握基本受力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压及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了解构件裂缝、挠度和疲劳强度的验算。 2.3掌握基本构件截面型式、尺寸的选定原则及构造规定。
2.4掌握现浇和装配构件的连接构造及节点配筋形式。 2.5了解预应力构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施工的基本知识。 2.6掌握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计算要点及构造措施。 2.7了解对预制构件的制作、检验、运输和安装等方面的要求。 三、钢结构 3.1熟悉钢结构布置原则、构件选型和主要构造。 3.2掌握受弯构件的强度及其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 3.3熟悉轴心受力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3.4掌握构件的连接计算及其构造要求。 3.5了解钢结构的制作、运输和安装方面的要求。。 3.6了解钢结构的防锈、隔热和防火措施。 四、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4.1掌握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4.2掌握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方法。 4.3掌握配筋砖砌体的设计方法。 4.4掌握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4.5掌握底层框架砖房的设计方法。 4.6掌握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 4.7熟悉常用木结构的构件、连接计算和构造要求。 4.8了解木结构设计对施工的质量要求 五、地基与基础 5.1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 5.2熟悉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5.3熟悉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5.4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地基的变形特征和计算方法。
5.5掌握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技术和设计方法。 5.6掌握建筑浅基础及桩基础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5.7了解土坡稳定分析及档土墙的设计方法。 5.8了解地基抗液化的技术措施;了解各类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及桩基础的的一般施工方法和要求。 六、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6.1了解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和高耸结构的影响;掌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计算方法;掌握荷载效应的组合方法。 6.2掌握常用高层建筑结构(框架、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和)的受力性能及适用范围。 6.3了解概念设计的内容及原则,并能运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 6.4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与位移的计算原理;掌握常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截面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 6.5了解水塔、烟囱等一般高耸结构的选型要求、荷载计算、设计原理和主要构造。 五、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各科题量、分值、时间分配及题型特点 1、 各科题量及分值 1.1钢筋混凝土结构 20道题 1.2钢结构 8道题 1.3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20道题 1.4地基与基础 16道题 1.5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16道题 以上各科均为必答题。
平均每题1分,满分80分。 2、考试时间分配 考试时间为上、下午各4小时,但不确定各科目在上、下午的配题数量。 3、题型特点 考题由连锁计算题、独立单选题组成;连锁题中各分题的计算结果一般不株连;问答题(即不需计算的单选题),在整个考题中约占20道左右。 关于公布2003年度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所用参考书目的通知 全国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结构)秘书处 由于2003年度部分新的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将施行,经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专家组研究决定,对2000年9月颁布的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中的专业考试参考书目进行了局部修订,现将2003年度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所使用的参考书目通知如下: 1.2003年度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所使用的规范、规程,详见附件1和附件2。 2.2003年度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所使用的设计手册类和一般参考书目,因目前尚未有新规范版本,仍采用原大纲中所列的相应参考书目,但仅供考生参考。 附件2:2003年度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所使用的规范、规程。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9.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2. 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 13.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1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参考书目 一、规范、规程类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993年局部修订。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GBJ79-91)。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1993年局部修订。 7.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I7-88)。 9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 12.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 13.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14.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 15.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 1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90)。 门.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 18.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二、设计手册类 1.《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编写组: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5。
2.龚思礼主编:建筑抗震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主编: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周起敬主编: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编:工业厂房结构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6.苑振芳、钱义良、严家嘻主编:砌体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主编:木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8.王肇民主编:高耸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三、一般参考用书 1.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合编:地基及基础(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郭继武主编:建筑地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陈仲颐、叶书鲜主编:基础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4.沈蒲生、邱登莽主编:混凝土结构(上、下册)。湖南科学出版社,1992。 5.朱伯龙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6.石裕翔、江见鲸、叶知满编著: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地震出极社,1994。 7.王庆霖编:砌体结构。地震出版社,1991。 8.王庆霖、白国良、王宗哲、易文宁编著: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9.赵西安编著: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该社,1992。 10.陈绍春主编:钢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考试复习首先我要感谢去年我建的注册考试交流群里200多位兄弟的陪伴和支持,希望今年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下面就来谈谈今年我最难忘的复习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的经历,由于成绩还没出来,我的一些经验还不能说是成功经验,但我想对一些刚接触考试的人来说还是有些作用的。首先我们要摆正心态,结果固然重要,但复习的过程往往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在精神上它让我们的意志得到了一次次的考验,有谁敢说在漫长的复习时间里,一个人面对着那些枯燥繁琐的公式和那些都不知道念什么的系数时,你没有想到过放弃?我想谁都会有,但你坚持下来了那你就是胜利者。在实际工作中,它也让我们对规范更加熟悉,遇到问题可以更加快速的找到规范中对应的条文,特别是最近两年规范不断更新,参与考试绝对是了解新规范的一个最佳选择。我的复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月~4月是初步对规范的熟悉,5~8月是大量的做题,9月是考前用历年真题来模拟考试。
首先2月~4月我的主要复习资料就是施岚青的复习指南,虽然是09年的,但经过我了解内容应该和后来出的新版基本差不多,新版只是多了一个抗震部分,这部分的电子版我后来也看过了,对理解新抗震规范还是有些作用的。虽然说施岚青的书每年都出,每年都差不多,书中的错误每年也都基本不会去勘误,但书中一个条文一道例题这样的讲解形式还是对第一次复习考试的新人有很大帮助的,我就是一边看施岚青的复习指南,一边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来在规范上进行标记,比如我是用黄色的记号笔来标记一些计算的公式,用蓝色的记号笔来标记一些需要注意的调整系数,用橘黄色的记号笔来标记一些构造的东西,这样再通过长期做题来养成思维定势,产生条件反射,就会更快更准的找出你需要的东西;加之我还会在每个条文的旁边空白位置做个备注,写明这个条文主要讲的内容,这样我只要看旁边备注就能确定我要找的东西的位置,这也是节约做题时间的方法;后面通过不断的做题也会不断的产生新的问题,我会把我错的地方再用红笔在规范条文的旁边备注上,这样来确保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最后就是对一些内容的总结,因为一些内容可能在抗规,砼规,高规同时出现,这就需要通过总结来达到最快找到条文的目的,比如非抗震及抗震梁柱纵筋,箍筋的配置涉及到的???范及条文;砌体,混凝土,钢结构抗震缝的留设规定;都什么时候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今年二级就考了,我马上就找到总结的东西两分钟就搞定了);地震调幅时哪些需要计算之前调整,哪些需要计算之后调整;还有一些常用数据比如钢筋直径,螺栓有效直径,面积等等,我把它们都抄在了规范前面的空白页上,找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这样等我看完一遍施岚青的指南时我的规范上已经是花花绿绿的了,已经对规范有了大概的熟悉并能较快的找到题目对应的条文了,但由于第一遍看指南上面例题的时候大多没有什么思路,所以一般就是看完题目直接看答案,把答案看懂就是我的目的了,这样就导致我看完指南想试着做一遍真题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虽然能找到相应的条文但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感觉思路比较乱,导致做题很慢正确率也比较低,现在就到了第二阶段需要大量做题来进行正确率和速度的训练了,我整个5~8月都在不断的做题,用到的复习资料有08年的30天冲刺,里面的题很有难度,当时除了砌体和地基部分其他部分都没有做完;做完30天冲刺我又做了一遍二级真题,这次情况已经有所好转,比第一遍做的好些了,也有可能是做第二遍的缘故了;然后我又做了兰定军的考前冲刺一共17套模拟题,其中就包括了历年的一级注册考试的真题,这17套题还是很有难度和新意的,里面很多知识点施岚青的指南上都没有提到,因为是针对一级考试的,题目也相对比较难,做的时候也比较痛苦,但我想如果这些题都坚持做下来那再来看二级考试的那些题就会很容易了,所以还是坚持做完了,这其间通过不断的错题也让我的规范上红笔标记越来越多,知道的越多就感觉自己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曾经有段时间感觉自己已经复习的差不多了,但经过了这17套题感觉自己还是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弄明白,很多知识点还没有复习到,由于这时我已经是辞职在家全职复习了,所以基本保持一天一套题的速度,也让自己按考试的时间来答题锻炼速度和正确率,做完这17套题的时候大概已经到了8月末,剩下半个月时间我就基本隔一天做一套二级真题来让自己保持考试的状态,中间还出现一个小插曲,因为智齿长歪了疼的厉害,去医院拔了牙,脸肿了几天没有看书,真怕影响了考试,还好打了3天点滴就好的差不多了,由于当时已经是我第三遍做二级真题,基本上下午各2个半小时就都能搞定了,基本都能保持在70个左右的正确率,虽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还是给自己增加了些信心。
考试之前为了以防万一,我把剩下的几本不重要但大纲提到的规范都买了盗版回来,事实证明还是比较明智的,今年二级考试考了2道异形柱规范和1道施工验收规范的题目。上面讲的都是我的一些复习经历,下面我来总结一下复习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 切记不能只看不写,有些人复习的时候认为一道题能看懂答案或者有思路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但如果你真的从头到尾把一道题写出过程,你就会发现某个系数你不知道在哪能找到或者某个调整系数你忘记了,这在真正考试时候都是很致命的,经常写写也能让你锻炼计算能力和答题速度华南理工网络教育钢筋混凝土结构题,让你思路更加清楚。 二、 规范我建议最好准备单行本,几本常用的重要规范要买正版,正版纸张比较厚,方便以后在上面做笔记,几本重要规范有《荷载规范》《抗规》《地基规范》《地基处理规范》《桩基规范》《砼规》《高规》《钢规》《砌规》《木规》《烟规》一级还有些桥梁规范,其他大纲里规定的规范最好准备一本盗版规范,虽然这些规范平时基本不会用到,但如果考试出题因为没有准备规范而失分就得不偿失了。合订本规范字比较小,不方便做笔记,查找的时候也不是很方便,所以我不建议大家买合订本。 三、 关于复习资料,由最近两年一级和二级的真题出题形式来看,题目越来越贴近实际工程,比较灵活,这样施岚青的复习指南看起来就相对“死板”了些,但第一次复习的人拿施岚青的指南来熟悉规范还是很有好处的,个人觉得兰定筠的书编的比较好,一些知识点比较有新意,题目也相对新颖一些,有一定难度,在一些章节的后面还会给出一些知识点的总结,比较适应新的考试模式。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对规范熟悉,出题再新颖也不会脱离规范,一定把规范多看几遍。 四、 最好的模拟题就是历年的真题,一定要把真题多做几遍。而且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一定要进行掐时间来模拟考试,这才能找到考试的状态,更好的把握时间的分配,因为考试的时候难免会紧张,时间上要给自己留点余量。 五、 我相信有天才看两个月书就能通过的,但我相信大多数通过的人的复习过程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每天坚持复习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也许最后因为题目难等客观因素没有通过,但如果主观不努力不能坚持复习那你一定不会通过的。 六、 考试时候我只带了规范和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最后也只是在抄答案的时候用到了前面的一个空白页,有些人把平时复习的一些资料比如施岚青的复习指南或者一些模拟题也带进去,我不知道他考试时候是否有时间来翻看,但如果每道题只是去指南或者真题上找相似题目的话,那我肯定你的答题时间是不够用的,而且题目越来越灵活,在指南或者历年真题上也很少能找到相似的题目了。 七、 考试必备用品一定要有备用的,计算器最好准备两个,黑色签字笔也最好多准备几根,不要因为这些客观因素影响考试的发挥。 八、 最后来给自己建的考试复习交流群做个广告,我想考试复习的时候加一些专门讨论考试的QQ群还是很有好处的,大家把自己在复习时候遇到的问题在群里说出来,这样大家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有好处,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一样,这样积少成多大家就会有更多的知识积累。
我的结构考试交流群:132720428(现在有300人);岩土考试交流群:187812418(现在又114人);期待更多战友的加入!考试经过剩下的事情就是准备考试了,首先是考试前一天的住宿问题,我是可以打印准考证知道自己在哪考试后就马上到网上订了一家离考试地点比较近的宾馆,可能是我下手比较快还比较顺利的订了一间,剩下的就是考试用品,给平时用的计算器换了节新电池,为了以防万一又买了个计算器备用,新买了三支黑色签字笔,考试专用2B铅笔,橡皮,还有为了考试买了块手表,平时我也不习惯戴,现在总算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了。考试前一天我来到了北京,找到订的宾馆,离考场大概20分钟路程,但要是想中午回来休息就得再交半天房费华南理工网络教育钢筋混凝土结构题,我想了想还是算了,中午找地方对付一下好了,又到考场附近踩了踩点,由于是学校外面有很多小饭店,中午吃饭应该没问题,但尽量不要吃油腻的东西防止坏肚子,尽量简单清淡填饱肚子就好了。可能是太紧张了,那天晚上睡得不太好,早上很早就起来了,吃了两个面包就跑到了考场,还是来早了,考生都在门外站着,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才放进去,进了教室第一感觉桌子好小,我把上午要用到的规范按顺序叠好放在桌子上,考试马上开始了,卷子是A3纸那么大,桌子放上卷子之后基本没什么地方了,每道题后面都有答题的地方,但因为考试有些题目是一个大题目下面有好几个小题目,导致在做后面的小题目时候还得翻到前面看大题干和图,由于是A3纸翻来翻去很不方便,会导致很多无谓的时间浪费和失误,希望以后能更人性化一点,不要让这些客观因素影响了考生的发挥,中间答题时候由于桌子太小,我不小心把规范碰到了地上,监考老师还是挺好的,由于我旁边位置人没来考试,他就把空椅子搬到我旁边让我放规范,这样桌子上就豁然开朗了,给我很大的方便。
基本上午除了几道钢结构的题答的还是挺顺利的,下午地基基础答的也不是很好,后面高层的题目由于考了一天体力有所下降,集中力也没上午那么好所以也有点稀里糊涂,不过上下午还是都能提前完成试卷,然后把答案抄下来,再检查一下答题卡和试卷的答案能不能对上,然后剩下十几分钟大概看下之前没有做出来的题,随便蒙个答案上去,这样一天的考试就结束了,由于考试时间太紧张,早上买的一瓶水就喝了两口,终于有时间喝口水松口气了,考完的感觉就一个字:累!
福建成人高考网
成考交流①群
(扫一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