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介绍赣南医学院坐落在江西南部、京九铁路线上的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内。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58年建立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88年升格为赣南医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是江西省唯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学校有黄金、章贡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06.8万册、电子藏书304.7万册;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现有23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11所附属医院(含3所直属、8所非直属);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医学领先学科1个,省尿路结石现代治疗中心1个。学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特色专业4个,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项赣南医学院成人高考招生,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项,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精品课程15门,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省精品资源在线开放立项建设课程1门等110项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510人、专科生1605人,硕士研究生145人、外国留学生169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21460人。拥有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员工1316人,专任教师946人,其中正高职称147人、副高职称388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比例达到66.9%。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7人,省主要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7人,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8人,省教学名师7人,省模范教师3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8人。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9人,另有兼职硕士生导师48人,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目标,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在心脑血管药理、针刺镇痛、芽囊原虫致病性的研究及尿路结石现代治疗、心脏介入和直视手术、白内障防治和微创外科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并在江西和闽西、粤北、湘东等地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学校主持承担了数百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委科研项目,编写著作(教材)200余部,多项研究获省部级各类奖项,有400余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其中在国际顶尖刊物《Cell》发表论文1篇。学校主办的《赣南医学院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系江西省先进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等多个数据库全文收录,协办《Neuroscience Bulletin》、《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和《求实》等杂志。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美国林肯纪念大学、韩国大邱韩医大学、美国北德克萨斯健康中心和德国心脏中心(柏林)等国外院校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05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2007年开始向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派遣留学生和毕业生。学校积极举办各类国家级、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和新技术推广学习班,主办了中德医院管理论坛、中澳白内障防盲项目、全国儿童肿瘤研讨会、赣粤闽浙现代神经科学研讨会和李嘉诚扶贫医疗培训班等项目。学校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6个、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1个、“全国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泌尿外科腹腔镜培训基地1个、美国林肯纪念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1个、赣州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基地1个,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70余年的办学实践蕴育形成了学校“艰苦奋斗,科学求是”的办学传统。新形势下,赣医人将秉承“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坚持“立足江西,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坚持“教学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为创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2017年3月)学校地址: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章贡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医学院路1号学校网址: 邮政编码:341000
食宿条件
周边环境赣州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赣州市位于东径113゜54’——116゜38’,北纬24゜29’——27゜09’之间,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内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桔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考队认为在全国堪称得天优厚,赣南适宜建为全国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本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烟叶、桔生产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市内的信丰县为脐橙之乡、南康市为中国甜柚之乡、安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桔之乡、大余县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崇义县为中国毛竹之乡、赣县为中国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赣州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被称为江西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余四种主要分部在赣南。经过建国后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钯金属基地之一。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赣南医学院成人高考招生,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市内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成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江西省的重点自然保护区。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道要道。此外,还有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市内的章贡区为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多宋代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宋代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福建成人高考网
成考交流①群
(扫一扫加入)